快递“进村”
更新时间:2015-11-30 09:07:55 点击次数:1528次
在被称为消费时代的当下社会,网购快递不仅成为一种经济活动,也让老百姓有了多元化、个性化的消费需求,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。通过电商这种新型方式来销售农副产品,之所以越来越被农村居民接受和青睐,一方面源于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、提供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选购权,受供求原因影响,农产品一般本地需求不大,卖不起价。另一方面,源于过去那种传统的直接将农副产品卖给合作社或商贩的方式,众多流通环节往往会“吃”掉大部分利润。网上销售既能拓宽销售渠道,减少流通环节,增加农民收入,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每到丰收季,一旦销售难,因为时间耽误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。
正所谓,有需求就有市场。快递公司正是看准了“风向”,纷纷到这些特产聚集的农村开设网点。不过,农产品毕竟是时节产品,农村其他领域的消费力也不如城市,如何保证“下乡”的快递网点个个吃得饱,也是一大难题。据快递行业人士介绍,快递公司开通乡镇服务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有三点:一是客户的咨询量,包括呼叫中心收集到的客户需求、转寄件的件量汇总以及超范围的统计数据;二是所在乡镇的外部经济环境,包括当地的经济总量、产能、有无特色产业等;三是当地快递公司数量的多少。这样一来,政府怎样鼓励和扶持快递行业发展就是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。国务院近日印发《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、村村通快递,打造“工业品下乡”和“农产品进城”的双向渠道,下沉带动农村消费,这无疑是加快和促进快递行业发展的一大利好消息。
依笔者看,要想快递行业实现健康发展,促进快递“进村”离不开政策“助跑”。首先应出台扶持举措。如广东茂名市政府给农村快递3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,清远等地对下乡快递予以每件2元补助等等,这些措施就能很好地调动快递企业的积极性。其次需要加强政府资源整合。农村电商的发展既要以成熟的快递业为依托,同时也有赖于农村电信服务的完善以及交通网络的发达,一旦快递行业的运营成本降下来,真正有了利润空间,相信快递“进村”也一定能够“快”起来。